母乳與早產兒更好的學齡結果有關
早產兒在數學、閱讀和其他技能方面的學業成績較低的風險更高,并且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 的風險也更高。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早產兒生命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內進行干預可能會在以后的幾年中帶來更好的神經發育結果。在一項追蹤早產兒七年的研究中,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與南澳大利亞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合作者一起發現,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期間和之后接受更多母乳的兒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學業成績更高,智商更高,多動癥癥狀減輕。結果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
“我們的研究發現,為早產兒提供母乳可能會對神經發育產生長期益處,”相應作者、兒科新生兒醫學系的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 Mandy Brown Belfort 說。“許多家庭都致力于提供母乳,但可能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為開始和維持哺乳提供支持的重要性,因為這么早的母乳可以在多年后提供益處。”
Belfort 及其同事在澳大利亞五個圍產中心之一研究了 586 名孕周不足 33 周出生的嬰兒的神經發育結果。兒童在 7 歲時接受評估(校正早產)。研究小組查看了母乳劑量(每天母乳嬰兒接受的母乳量)和母乳持續時間(父母繼續母乳喂養多長時間)的數據,預測了幾種神經發育結果。這些結果包括學業成績、語言和表現智商、多動癥癥狀、執行功能和行為。
總體而言,研究小組發現,較高的母乳攝入量與較高的表現智商以及較高的閱讀和數學成績相關。父母還報告說,在嬰兒期食用更多母乳的兒童的多動癥癥狀較少。母乳攝入的持續時間(最多 18 個月的校正年齡)也與更高的閱讀、拼寫和數學分數相關。研究人員控制了混雜因素,包括臨床和社會因素。對于出生在最低胎齡的嬰兒,尤其是那些出生在妊娠 30 周以下的嬰兒,這些有益的關聯更強。
作者指出,他們的研究是觀察性的——他們無法確定因果關系,因為可能還有其他無法解釋的因素影響提供母乳的能力和學業成就。該研究的優勢包括其規模大、檢查結果的范圍以及研究人員可以評估學齡結果。其他研究僅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跟蹤,因此難以評估所有神經發育結果。
總體而言,Belfort 認為該團隊的研究結果是對美國兒科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導意見的肯定,這兩個組織都推薦給嬰兒使用母乳。
“我們的研究證實了支持父母為早產兒提供母乳的推薦策略,”貝爾福特說。“它加強了對支持而不是反對父母的健康政策和育兒假政策的呼吁。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對家庭進行投資——這項投資將在兒童達到學齡時繼續使他們受益。”